去麥積山的時候,正趕上下雨。當地導游興奮地說:“你們趕上了麥積八景之一的‘麥積煙雨’!”
  下雨怎麼就成了著名景緻?不到麥積山還真不能理解。和其他三大石窟(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北方粗獷氣質不同,麥積山坐落於一片翠柏蒼松之中。攀上最高處俯視下去,儘是層巒疊嶂,儼然南方的山林。煙雨矇矇的環境,讓麥積山石窟傲立雲霧之間,身處鬆林雲海之中,我對石窟二字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麥積山位於天水市東南35公里處,是秦嶺山脈西端的一座山峰。由於山的形狀猶如麥垛堆積,因此也稱之為麥積山。
  險峻是它的一大特征。北朝詩人庾信這樣描寫麥積山的險峻:“高峰尋雲,深谷無量……百仞崖橫,千尋松直……異嶺共雲,同風別雨。”杜甫則在《山寺》中贊頌其雄峻之美:“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裡見秋毫。”
  “懸崖置屋牢”,杜甫用簡單的語言,展示了麥積山石窟的工程成就。與一般石窟不同,麥積山的開鑿環境險峻很多。普通石窟大都起於平地,距離地面不會很高,但這裡距地面最高處達142米。開鑿時,首先從下往上堆積木材,達到高處後施工,每造一層,就拆除一層木材,最終拆到山腳。因此,民間也流傳一種說法,“砍盡南山柴,修起麥積崖”。
  修建的艱辛,換來了麥積山石窟後世的相對安寧。與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相比,麥積山石窟在後世受到的破壞小得多。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處在群山峻嶺中的地理位置以及異於平常的高度。除了被地震等自然原因損壞之外,很少受到人為的破壞。哪怕在“文革”時期,石窟的保護者通過將棧道拆除的方式保證了石窟的安全。可見,“遠離塵世”也不是壞事。
  麥積山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從後秦時期開始建造,到今天保存下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洞窟共194個泥塑像、7000餘身石雕像,1300平方米壁畫。這些窟龕全部開鑿在山崖峭壁之上,中間因為地震原因而坍塌,因此現保留有東、西兩崖。東崖現存54個洞窟,西崖現存140個洞窟。
  雕塑家劉開渠贊譽麥積山石窟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它最突出的特色,是在泥塑上的成就。這裡地質條件無法支持鑿出堅挺偉岸的石雕形象。由於岩石不是花崗岩,而是紅砂礫岩,因此光滑造像在麥積山極難實現,只能採用泥敷或泥塑的方法。另外,麥積山石窟中很多洞窟為民間行為,不似其他官方敕造的石窟寺可以舉全國之力建造(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建造時間長達20餘年),而酥鬆的岩體讓開鑿相對容易。
  中國文化對泥土的信仰相當久遠,自女媧造人開始,泥土便與中國人的生命觀息息相關。在麥積山這樣的地質條件下,塑像的製造者運用高超的智慧,把泥土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內容既包括佛教元素,又包含了非常多的世俗情懷,風格多樣。與莫高窟中嚴肅、規範的造像相比,這裡的泥塑作品更接地氣,笑容更多。尤其是從北魏時期的塑像開始,很多佛像都是微微俯視、微笑和藹的形象。
  其中最令人稱道的是東崖第44窟的園塑阿彌陀佛像。這座佛像女性色彩濃厚,頭部微微前傾,柳葉眉、丹鳳眼,一副東方美女的面容,看得出在西魏時期佛教造像本土化風格已經成型。佛像眉眼間的微笑,更讓人籠罩在強大的慈母光輝之下。據說,這座造像原型是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因皇帝迎取柔然公主為妻,她被迫交出皇后的位置,被放逐到麥積山求佛,並最終在此懸梁而死。把她塑成微笑的樣子,可能也是後人對其辛酸身世的一種補償。
  第37窟中,主佛旁邊的菩薩雙手交叉在胸前,體態婀娜,嘴角間露出淡雅的笑容。這對造像沒有過多裝飾,形象幹練,是麥積山隋代造像的代表作。
  麥積山石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佛教傳到這裡,印度元素逐漸褪去,中國人的思想和形象漸漸成為主流。同時,佛教信仰走入民間,東西之間文化的匯合,以精神世界為紐帶,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傑作。隱沒於深山峻嶺之中,麥積山石窟歷經千餘年的歷程,開鑿幾乎從未間斷。這是民間信仰和堅持的力量,也是世俗化造像背後笑看滄桑變幻的心態使然。
  如今的麥積山已不僅是石窟,而是一種歷史積澱起來的生活空間,信仰、社區、自然景觀,都是它世界遺產價值的有機組成。也只有各種元素匯聚於此,麥積煙雨才會成為我們心中不滅的經典。這是人認識生命、理解自然的神聖所在。
  攻略
  交通:麥積山石窟距天水市約1小時車程,可從天水火車站乘坐旅游專線車前往景區。
  門票:70元/人,講解費:10元/人。
  開放時間:夏季為8:30~17:30;冬季為9:30~16:30。
  提示:由於階梯較多,建議穿平底鞋參觀。  (原標題:麥積煙雨的微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xs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